詳細
地球保衛戰——哥本哈根會議敲響印刷業碳排暮鼓晨鐘
發布時間:
2009-12-18 14:10
近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5次締約方會議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拉開帷幕。盡管全世界對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充滿了期待,但還是有很多人將這次會議比作“丹麥童話”。事實上,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利益沖突相當嚴重的碳減排領域達成一份可以取代《京都議定書》的《哥本哈根議定書》,確實有些不現實。 盡管新條約阻力重重,但碳減排已經刻不容緩。為了使條約能夠盡快通過,很多國家和地區均提出了減排的新目標。其中,中
近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5次締約方會議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拉開帷幕。盡管全世界對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充滿了期待,但還是有很多人將這次會議比作“丹麥童話”。事實上,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利益沖突相當嚴重的碳減排領域達成一份可以取代《京都議定書》的《哥本哈根議定書》,確實有些不現實。
盡管新條約阻力重重,但碳減排已經刻不容緩。為了使條約能夠盡快通過,很多國家和地區均提出了減排的新目標。其中,中國計劃在2020年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美國為17%、歐盟為30%。可以預料,在未來的十年中,碳排量將引導世界經濟發生一次巨大的變革。
在這場轟轟烈烈的“地球保衛戰”中,沒有誰能夠置身度外。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低碳”已成為多數人的生活方式。盡管印刷業對國民經濟增長貢獻較少,但“碳排”并不意味著與貢獻率成正比,一些印刷業上下游產業,如造紙、油墨制造等領域早已成為重點減排企業,而印刷設備本身在運轉時也要消耗大量的資源,并釋放出大量的有害氣體。在這場聲勢浩蕩的碳減排運動中,印刷業只有積極探索出路,找到改善辦法,才能占得先機,全身而退。然而中國印刷企業和協會組織在碳減排方面并沒有太多經驗可談,向國外學習也許是一條把握脈絡精髓的捷徑。下面就歸納一些國外企業和協會的做法,或許會給中國印刷業提供一些思路。
國外印刷業的做法
制定印刷業低碳指導方針
作為印刷業大國,德國工業協會能耗計量指導方針將在2010年初作為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VDMA)的標準出版,屆時其將成為評價能耗和效率的重要基礎。印品的氣候平衡表(即碳足跡)和經營成本評估,也需要按行業統一的標準進行核算。印廠在申請購買新機補貼之前,必須確保投資可以改善企業的能源平衡。
建立印刷節能示范聯盟
作為行業的一股重要力量,印刷城聯盟(PrintCity)發起一項倡議,號召繼續關注印刷和包裝業的碳足跡和能源消耗。PrintCity的成員有曼羅蘭、UPM、太陽化學、庫爾茲(Kurz)、特瑞堡(Trelleborg)、Sappi集團、Faist、M-real、MKW和柯達公司等公司。這些會員企業將對碳足跡的產生和衡量方法進行分析和示范,從而加快能源消耗和環保步伐。據悉,在2010年PrintCity將會出版一本關于如何減少碳足跡的書籍《印刷城最佳實驗手冊》。
嚴格立法限制過度包裝
過度包裝不僅增加了商品的實際價格,而且對環境保護和降低碳排量有害無益。目前世界上已有許多國家對過度包裝出臺了限制性的法律、法規。德國于1991年、1995年分別制定了包裝法令、循環經濟法和垃圾法;荷蘭于1991年出臺了包裝盟約;奧地利在1992年制定了包裝法規;法國也于1993年、1994年先后制定了包裝法和包裝廢棄物運輸法,對商品包裝空隙率和包裝成本做出嚴格限制,而且禁用木質品包裝食品和化妝品。
日本相繼推出了再生資源利用促進法、包裝容器回收法和包裝新指引等法律法規,規定盡量縮小包裝容器的體積,容器內的空位不應超過容器體的20%;包裝成本不應超過出售價的15%,包裝應正確顯示產品價值,以免對消費者產生誤導。
各國對于過度包裝均采取了明確的界定和嚴格的懲罰措施,相比之下,中國在過度包裝的立法方面還不夠完善,國家相關部門應該加快立法進程。
推出碳排量計算器
英國印刷工業聯合會(BPIF)推出了一款專門針對印刷包裝行業計算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計算器。這款計算器歷經18個月研發,能夠根據PAS2050和GHG(溫室氣體)標準對工廠和產品的碳排放量進行估算。它將產生二氧化碳的諸多因素,如:能源消耗、紙張、油墨、版材、員工上下班,轉包的項目等等俱在考慮之內,可以幫助企業確定哪些生產地方是碳排放量密集的區域。印刷工業聯合會的會員將獲得如何減少碳排放量的意見和建議,以及Carbon Neutral認證。
食品包裝標明碳排放量
在商品上標注碳排放量,既環保又時尚,這就要求商品生產企業充分估量生產單位產品所消耗的碳排放量,同時加強與印刷包裝企業合作,共同打造低碳產業鏈。此舉做法將掀起行業低碳購物的新風。
印刷相關企業積極參與
新的氣候變化公約需要印刷相關企業廣泛理解和接受。前不久,理光宣布支持關于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公約,并承諾致力于環保保護和減排。海德堡是最早簽署氣候變化倡議書中的企業之一。
印刷相關企業的理解和支持,會有效縮短印刷業低碳經濟的到來,加速行業革新。
印刷設備商告訴你如何減排
在國外各項碳減排措施風起云涌之際,各大品牌印刷設備商也紛紛以碳減排為熱點,開展了各項減排運動。下面將讓我們領略其風采。
海德堡致力于可持續發展
海德堡作為知名印刷設備制造商,很早就已投入到印刷業環保的大潮中,成為德國印刷媒體協會(bvdm)碳排放統計的官方合作伙伴。環保不但不是企業成功的障礙,甚至還可以為企業贏得新客戶。
海德堡還全面支持客戶推行“綠色印刷”,并深入地研究有關影響因素。而減少紙張的浪費是控制最優化的最佳途徑,同時這也是海德堡研發和客戶咨詢的核心。
曼羅蘭開發出新的熱能回收設備
在印刷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熱量,如果不能及時回收這些潛在能源,它們就會不經使用而逃逸到環境中而造成浪費。可喜的是,在有印刷機周邊設備操作的情況下,用于生產的能源大部分都可以重新使用,這就給熱回收提供了可能。
針對這樣一種狀況,曼羅蘭推出了多種節能和熱回收設備,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減少了。真正達到了碳減排的目的。
MBO推行“低碳經濟”折頁理念
眾說周知,很多產品說明書都需要進行折頁、裝訂、上膠、裁切等步驟,作為產品的附加產品,消耗了大量的資源,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成本。而僅僅通過折頁這一道工序完成說明書制作,不僅更能節省成本,也能滿足低碳的環保需求,成為各大產品生產廠商追逐的重點。據不完全統計,自2009年5月份以來,電子產品說明書折頁業務大幅增加,來自諾基亞、三星、索尼愛立信、摩托羅拉等知名品牌的手機說明書,以及來自任天堂、索尼、蘋果等電子游戲娛樂設備的說明書折頁業務獲得大幅提升。“低碳經濟”折頁理念也稱為后金融危機時代印刷業的一個經濟增長熱點。
中國印刷業該如何下手
看了國外印刷業對碳減排所做出的努力,我們應該反過來思考自己的發展模式。隨著大環境的浸染,中國政府日益重視碳減排,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出2010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要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加強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建設,堅決管住產能過剩行業新上項目,開展低碳經濟試點,努力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加強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而在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的課題組日前發布的《中國開征碳稅問題研究》報告中,建議5年之內開征碳稅,并提出碳稅制度的實施框架。
在這次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中國更是提出在2020年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標。種種新措施表明,中國碳減排已經融入未來發展議程,中國低碳經濟已經揚帆起航,未來出臺的具體實施方案也將引導中國企業繼續向前發展。
然而中國印刷企業較為分散、起點也參差不齊,由于很多中小印刷廠基本上處于家庭作坊式管理,紙張油墨等耗材浪費嚴重,而盲目地追求低利潤和較低的文化層次也使得這些企業的管理者根本不關心環境變化。另外,觀念上的落后也使得一些企業認為低碳經濟會導致成本的加大而排斥這種新興的事物。
但可以預料的是,國家未來政策必定向低碳企業傾斜,而低碳經濟也將催生未來新的經濟增長點,成為金融危機后帶動新一輪世界經濟增長的強大力量。在這個階段,誰抓住了機會,誰就能在未來的發展中占據先機。
但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中國印刷業任重而道遠。我國印刷業的現狀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盡管路途殊遠,但前途光明,哥本哈根會議,會產生暮鼓晨鐘般的深遠影響。讓我們攜手共同努力,抓住印刷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機,一起打響這場“地球保衛戰”。
來源:科印網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